Cantonese Reading Academy 粵讀學院
Cantonese Reading Academy 粵讀學院
  • 2 346
  • 4 731 873
看見溫度2020 第二輯:象是一家人
2020.07.30 看見溫度2020 (第二輯):象是一家人
泰國近年興起大象保育旅遊,在清邁、布吉等地,開設了林林種種的民間庇護所。家象,自古以來便是泰國人的家族財產,故不受野生動物政策保護。
剛自小跟隨父親養象,利用大象謀生,曾從事伐木、騎象旅遊等工作。近年,剛轉營保育中心,希望回饋大象,讓退役的老象能頤養天年。但是,大象本身更是價值不菲,養象成本高昂,只是象糧一天已經要二百公斤,從各地收買大象,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一天,大象莎拉生病了,剛與家人商量,要不要像其他象伕一樣,賣掉牠拿回一筆錢呢?
Переглядів: 35

Відео

看見溫度:聽不見的奧運會
Переглядів 1716 годин тому
2019.11.09 看見溫度:聽不見的奧運會 「聽不見」的奧運會,名字有點匪夷所思。 2017年第23屆土耳其薩姆松舉行的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從來沒有在香港觀衆面前呈現。如果你錯過了,讓我們透過兩個香港聽障運動員參賽的精彩片段,帶領你走進這場體壇的盛宴。讓我們觀看比賽,同時走進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夢想。 被寄予厚望的運動員是周俊健。他曾經連續兩届在亞太聽障運動會上,獲得了跆拳道銅牌的殊榮,也是奧運會上唯一有機會奪獎的香港運動員。 可惜,巨大的壓力把阿健壓垮了,他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強差人意。阿健曾説過:「跆拳道是唯一令他生存下去的原因。」 鄔昊廷爲了達成恩師的臨終遺願:接過聾體會會長一職。他決定再次披甲上陣,以香港乒乓球代表的身份出戰。結果,在訓練不足的情況下,他雖然胸懷發球的殺手鐧,但是成績卻是歷年最差。 鄔昊廷逆轉不了這場比賽,但是他逆轉了聽障運動員的命運-他成...
看見溫度:越出英雄
Переглядів 574 години тому
2019.11.02 看見溫度:越出英雄 2016年越南人每月年均收入約為港幣$2200,職業電競選手卻可賺得幾萬元。於是,電競這門新興行業,成為越南年青人脫貧快捷又時尚的新出路。 電競選手Stark為了成為職業電競選手而放棄讀書,年僅21歲便帶領團隊爭取到2018年越南賽區排名第一。他們付出不少代價,每日訓練超過十二小時。他出身農民家庭,相比父母他每月薪金超過港幣三萬,令不少年青人對成為電競職業選手趨之若騖。 Harry就讀經濟法律大學四年級,為了在電競界突圍而出,全力主辦校外電競大賽,希望闖出名堂,被職業電競隊賞識!Harry爸爸從事玩具貿易,上一代人相信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一直反對兒子投身電競,父子間的衝突能否由打一場電競遊戲得以化解?
看見溫度:財閥陰霾下的逆權人民
Переглядів 664 години тому
2019.10.26 看見溫度:財閥陰霾下的逆權人民 在富裕時代裡,人民可能沒有選擇。 韓國和台灣同樣活在大政府和大財團的勢力下;韓國財閥佔了八成國民生產總值,人民出生的醫院,學校,甚至殯儀館,全被大財閥壟斷,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選擇,搶破頭進財閥的大學和財的公司,是唯一的路。 台灣政府宣佈開放美國雜糧進口,台灣出產的黃豆隨即被打敗,政府後來被揭發,輸入的是飼料級黃豆,非供人食用,在秘密的官商勾結,台灣人才恍然大悟。一批財閥 陰霾下的逆權人民,誓言自己的人生自己救,發起群眾力量創辦超市和醫院,甚至有了自己的城鎮,一場人民和大財閥的戰役,已經展開。
看見溫度:註定忘記的
Переглядів 619 годин тому
2019.10.19 看見溫度:註定忘記的 一個日本年輕人用盡銀行戶口的所有積蓄,蓋了一個房子,跟一群陌生的認知障礙長者一起住。 他的名字是川原獎二。 他相信,長者需要的不只是最新的醫療設備,他們需要家人,需要真實的生活,川原每天跟認知障礙長者們一起買菜做飯,本來連牙刷都提不起來的長者,奇蹟地重新建立了自理能力。 城市裡的名醫和專家們紛紛到川原的家考察,川原卻說,這只是回歸日常,不像大型照顧機構安排長者每天躺在床上二十小時,讓認知障礙長者像普通人一樣活著,這就是他們的尊嚴。
看見溫度:海上的吉普賽人
Переглядів 589 годин тому
2019.10.12 看見溫度:海上的吉普賽人 在馬來西亞沙巴,一群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的海巴瑤族,四處漂流。 海巴瑤族從出世起就在海上生活,幾乎不會踏足陸地。然而,他們不被 何國家接納,至今仍然是無國籍人士。沒有國民身份,意味著他們不受 何國家的保護,也沒有教育、醫療等基本權利。 為了捕魚維生,他們每天都得提心吊膽,提防海警。近年來,海上生活日益艱苦,許多海巴瑤族放棄船屋的生活,遷居到陸地上生活。三個海巴瑤族家庭,發展出三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在現代化的衝擊下,這群「海上的吉普賽人」應該何去何從呢?
《烏魯木齊中路》白紙運動一週年完整回顧紀錄片 Not The Foreign Force
Переглядів 34814 годин тому
《烏魯木齊中路》白紙運動一週年完整回顧紀錄片 Not The Foreign Force 中國政府推行動態清零政策已有三年,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由遭受嚴重的破壞。而新疆烏魯木齊發生的一場大火徹底將民眾對防疫政策的不滿點燃,2022年11月26日。當上海人民自發性的聚集街頭悼念火災中逝去的同胞時,沒人料到這場悼念活動將引發全國範圍內對防疫政策的抗議。中國政府的暴力鎮壓也隨之而來…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implementing the Zero-Covid policy for three years, which has severely damaged the daily life and freedom of the Chinese people. A fire that broke out in Urumqi, Xinjiang, co...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五十周年書話:吳靄儀、陳文敏
Переглядів 21319 годин тому
吳靄儀新書:《拱心石下》 陳文敏新書:Path of Justice(公義路上) 【新書談法治 陳文敏:「制度唔係靠英雄去維繫,而是靠每一個普通人謹守崗位」】文章閱讀:bit.ly/2yeBumD 眾新聞網站:www.hkcnews.com
Floating City 2020【浮城絮語】- 浮城之後
Переглядів 96День тому
2020.04.29:浮城之後 自從阿詩在2008年擁有手機,振財就經常留言給她。幾年後有了智能電話更甚。後來振財日漸年老,要看物理治療,無甚工開。某天振財在地盤的吊雞車落竹時,香港發生地震: 「室外有感,方向可以估計。睡者驚醒。液體激盪,少量溢出容器之外。放置不穩的細小物件會移動或翻倒。門窗自開自合及搖擺。百葉窗及掛畫移動。擺鐘時停時擺或者時快時慢。」 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五度(一九五六年版本)。 之後,阿詩在想,該如何想起振財:振財居於香港,是搭棚工人,生於1959,女兒叫阿詩。振財的家鄉是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東塘村,鄰村蠔三村盛產蠔。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沙井鎮仍一片荒蕪,來了兩個下放知青。振財在1980年10月23日港英政府取消抵壘政策前,在白泥偷渡上岸,穿過山頭,遇到女農民接濟。1994年振財已經是香港人,阿詩在醫院出生時,他在工地煮粟米,遇上警察搜捕黑工。自從阿詩在20...
Floating City 2020【浮城絮語】- 遊夢
Переглядів 57День тому
2020.04.19:遊夢 華滋和亞彩生活在仿如兩個世界的空間,共感著這城市的不安。 亞彩有著一段複雜的關係,依戀著男朋友阿木,又厭惡著日復日的相處,喜歡著新鮮的概念。寂寞如斯,又愛獨來獨往,愛憐著形單隻影的自己,遊離在二元之間。華滋在國際學校 教,興趣寫詩。舉家移民外國的她獨自住在舊居,與一貓為伴。夢境、生活、詩意漸漸模糊,化成一幅幅意像。現代社會的多元和倏忽即逝,讓她們失去牽絆的時間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它的時間是借來的。」劉以鬯,七十年代。 「萬幸,我們的時間都不是偷來的」
Floating City 2020【浮城絮語】- 流浮
Переглядів 196День тому
2020.04.12:流浮 雲南少女向南因家境清寒,家人為換取「厚聘」將她嫁往香港,與年老的丈夫二人居住於香港邊陲地區流浮山。 作為「異鄉人」,向南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家鄉一樣無所適從,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空間。想著逃離,卻猶如困於海中央的小札船,隨浪漂蕩,前後無路。無奈中,向南開始透過嘗試與不同型態的自己進行對話,找尋和自己相處的空間。出生與死亡,結合與分離,生活與生存,一切都消融在沉默之內。 故事由散亂而不相接的片段式回憶組成,呈現的多是向南的生活狀態,視點出發分為母親,兒時向南和向南自己。三種視角遊走於流浮山各空間,既是對照,也能共通。
Floating City 2020【浮城絮語】- 氹氹轉
Переглядів 7714 днів тому
2020.03.29:氹氹轉 最親近的人也是最能輕易傷害我們的人,於是我們才會拼命試圖逃離。人們時常想逃離家庭,卻又沒有過大的誘因,最後不知該何去何從。我們都太習慣了得到,所以便忘記了感恩。 正光是一個缺乏父母關愛的小孩,他渴望有天能得到父母的關愛。正光常裝作忘記帶鑰匙,要母親特意回家開門給他,只為見母親一面。正光母親是百貨公司玩具部職員,在他等待母親下班回家時,都會經常看到母親拖着一些與父母失散的小朋友,帶他們尋找父母,而正光也常有衝動跑到母親身旁,想與母親相認。這時香港充斥著會發生地震的傳言,當全城人心惶惶的時候,正光卻因為一篇名為《汶川大地震-生死關頭更顯親情》的文章而萌生了一個念頭。不久後,香港真的發生地震,而正光藉著這個機會裝作失蹤希望父母能緊張他。最後正光父母也因而十分擔心正光,答應會多陪伴他。當正光以為父母會因此而多關心自己的時候,原來這一切就似是場夢,來得快去得快,慢...
Floating City 2020【浮城絮語】- 仲夏一個週末
Переглядів 5314 днів тому
2020.03.22:仲夏一個週末 成長這回事,總在我們回過神來才發現,而我們總來不及跟過去的自己道別。 香港某天發生了一場黎克特制四點五級地震,地震對城市近乎沒有影響,卻讓初升中一的郭柏志經歷了如夢如幻的一年。由於柏志在新校園未能適應,性格內斂的他因地震而開始幻想校園出現不同的動物作為幻想朋友。可正當柏志流連忘返於幻想世界時,現實的壓力卻逐步進逼。欠佳的學業成績、同儕的異樣目光、父母與社工的關心,柏志應如何面對他的幻想朋友?那一年的仲夏,總教柏志感到耐人尋味。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23 - 新聞自由和傳媒採訪權利
Переглядів 9414 днів тому
在多場反修例衝突中,均曾有記者表示被限制採訪,甚至有記者受傷。有攝影記者認為,在前線採訪的最大困難源自執法部門,例如警方近期設立封鎖線並沒有準則,往往令記者遠離事發現場,難以拍攝及報道。 去年採訪衝突期間懷疑被橡膠子彈擊中,右眼失明的印尼記者則認為,警方有責 保護記者,但多名記者曾被警方以電筒、胡椒噴霧等阻礙採訪。 警方回應稱,在罪案現場及公眾活動設立封鎖線是慣常做法,屬臨時及短暫安排,又重申一直尊重新聞自由和傳媒採訪權利。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22 - 徹底改變生活
Переглядів 44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22 - 徹底改變生活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9 - 評林鄭「四招」
Переглядів 109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9 - 評林鄭「四招」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8 - 防線背後
Переглядів 142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8 - 防線背後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7 - 索償之路
Переглядів 30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7 - 索償之路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6 - 錯在教育?
Переглядів 49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6 - 錯在教育?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5 - 重返校園
Переглядів 113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5 - 重返校園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3 - 修例痕跡
Переглядів 87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3 - 修例痕跡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2 - 追尋 8.31「真相」
Переглядів 16514 днів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2 - 追尋 8.31「真相」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1 - 721之後
Переглядів 12921 день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1 - 721之後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0 - 七一衝擊
Переглядів 8221 день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10 - 七一衝擊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09 集會自由
Переглядів 8321 день тому
修例風波一周年:2020.06.09 集會自由
【無線新聞】1989年6月5日 六點半新聞
Переглядів 47921 день тому
【無線新聞】1989年6月5日 六點半新聞
ATV 1989年節目天安門直擊採訪
Переглядів 30121 день тому
ATV 1989年節目天安門直擊採訪
香港無線電視 TVB 1989年節目 屠城見證
Переглядів 1,8 тис.21 день тому
香港無線電 TVB 1989年節目 屠城見證
香港無線電視TVB 1989年特別節目 柴玲錄音足本
Переглядів 21321 день тому
香港無線電視TVB 1989年特別節目 柴玲錄音足本

КОМЕНТАРІ

  • @henrY7085
    @henrY7085 16 годин тому

    謝謝分享🙏🏽

  • @user-pp2xi7og3m
    @user-pp2xi7og3m 2 дні тому

    Regime cut longer anarchy

  • @alexlau737
    @alexlau737 3 дні тому

    功夫关你呢贪污嘅财乜師鬼事孭,份到自己好正气,icac冇証據拉你,唔代表你冇贪污,聽到你把声就作呕

  • @pureseasky
    @pureseasky 4 дні тому

    在一席领略了骆以军的风采

  • @user-es7iq5rp9m
    @user-es7iq5rp9m 4 дні тому

    一路走好!

  • @suensuen4206
    @suensuen4206 4 дні тому

    喜歡用哲學探討「死亡」作課題。 每人一出生就踏進死亡軌道 既然人人必死 咁由生至死活著過程就交比哲學探討也不錯喱。 謝謝 3位 談哲學😊😊 、

  • @xxyanlixx
    @xxyanlixx 5 днів тому

    44:53 Ironic thing is that after this seminar which was held in 2018, the umbrella movement began in 2019 and actualized the division of our society.

  • @BigbrothersAreWatchingYou
    @BigbrothersAreWatchingYou 6 днів тому

    在警察實施暴力的時候,如果不能團結起來對抗,兩人對抗一名警察,拉開左右手不給警察抓捕,還不如散去

  • @gzx1545
    @gzx1545 7 днів тому

    47.30孔子人格

  • @puiip3605
    @puiip3605 7 днів тому

    超好睇!好感激upload!

  • @brianli_gz
    @brianli_gz 7 днів тому

    主持系芝si姑bi?~

  • @qiumr8457
    @qiumr8457 8 днів тому

    霑叔嘅节目好睇

  • @rot_radio
    @rot_radio 9 днів тому

    does anyone know where to find an english subtitled version of this documentary? thank you </3

  • @aabc8934
    @aabc8934 9 днів тому

    值得尊敬,祝身體健康.

  • @yvonnelui2386
    @yvonnelui2386 10 днів тому

    護理員真的很有愛心

  • @sohowmama
    @sohowmama 11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護理員愛心照顧院友,祝你們幸福健康❤

  • @qqjyeung8026
    @qqjyeung8026 12 днів тому

    以前的新聞透視片段好像消失版權問題

  • @user-jc8dk8zy7z
    @user-jc8dk8zy7z 12 днів тому

    太可怜了。。。死了这么多人

  • @karenblue9223
    @karenblue9223 12 днів тому

    🔜🔜大家要小心。 真係佩服倪匡/李光耀/李登輝/蔣介石/蔣經國先生說明...一國兩制是不可行❌️❌️... ↘️↘️共產黨統治方法.. 🖤🖤分化+滲透+統戰等等(人口/公司/教育等等方面換血) 🖤🖤一帶一路計劃最終目的: 🔜🔜🔜幫助北京...從中東國家+俄羅斯..運送能源+控制亞洲軍事... 興建鐵路+港口+機場+高樓大廈等等基礎設施。 ↘️↘️↘️目的:控制亞洲...經濟+軍事等等。將一黨制統治方法擴張全亞洲...猶如:日本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北京共產黨...目標2049年成為亞洲霸權+收復台灣。 …⭕️北京統治方法多年不變…(共X黨) 🌐人口+公司+職業等等(換血) 1.政治: ⭕️拘捕商人 ⭕️拘捕親民主人士 ⭕️拘捕政敵..學生等 ⭕️間諜:專業人士/記者/外交官/酒店/發佈會/飯店/妓院/演唱會等等。 ⭕️發動政治運動 🗣任何種類…eg 文革 /8964 /沒收財產等等。 2.經濟: ⭕️美人/美男計 ⭕️金錢收買 (政客/大學教授/公司/工作人士..等等專業人士) ⭕️經濟間諜 一黨制(計劃經濟)⭕️經濟計劃:假城市+假基建+假橋+假高樓大廈+假港口+假鐵路等等 ⭕️收購海外科技公司+偷/複雜技術等等/共產黨政府補貼中國大公司。 3.教育: ⭕️洗腦+共X黨教育 ⭕️報紙/黨媒/官方報紙:不說真實說話+數據等等。 4.軍事: ⭕️武力+武器…鎮壓(所有運動) ⭕️閉關鎖國(所有方面) ↘️↘️清朝結局:打仗(與其他西方國家)+輸+割地賠款(中國叫不平等條約) ⭕️獨特..軍事方法… 屯田制/府兵制/參考193x年日本/蔣介石等等(Google Search) 5.分化策略: ⭕️家庭分離(離婚)/共X黨教育/沒收財產等等。 ➡️➡️如有欠漏...請留言告之...多謝。 「統治方法多到🤧🤧🤧數唔到」

  • @fighterlife3644
    @fighterlife3644 15 днів тому

    兩位尖子反應, 口才好利害呀

  • @amm0000
    @amm0000 16 днів тому

    爛泥扶唔上壁

  • @amm0000
    @amm0000 16 днів тому

    歷史沒有強弱對錯 歴史是過去式 歴史好比一面鏡

  • @chungchung9124
    @chungchung9124 17 днів тому

    非常有趣動聽好鍾意聽圖教授講課好有活力又有幽默感,多謝三位

  • @huntu3463
    @huntu3463 17 днів тому

    thumbnail 😀

  • @user-lb6lv1fe1u
    @user-lb6lv1fe1u 17 днів тому

    死踢拉拉

  • @LoveTravelMusic
    @LoveTravelMusic 18 днів тому

  • @youngjohn1432
    @youngjohn1432 20 днів тому

    倪匡先生講得出真話,

  • @WilliamLoveHK
    @WilliamLoveHK 21 день тому

    忘記吧,什麼恩怨情仇都應該抹去,否則人生只有忿恨!

  • @WilliamLoveHK
    @WilliamLoveHK 21 день тому

    忘記吧,什麼恩怨情仇都應該抹去,否則人生只有忿恨!

  • @chunng5102
    @chunng5102 22 дні тому

    請問香港人在台灣有什麼自由? 尤其是在英美加澳?單憑主觀感覺吧!

  • @chunng5102
    @chunng5102 22 дні тому

    請問香港人在台灣有什麼自由? 尤其是在英美加澳?

  • @earthtraveler43
    @earthtraveler43 22 дні тому

    感謝記錄歷史。

  • @hippodino4965
    @hippodino4965 23 дні тому

    19:11 這位大叔是誰? 政協委員?

    • @earthtraveler43
      @earthtraveler43 22 дні тому

      我都想知,留毛。

    • @maopeter
      @maopeter 22 дні тому

      當時的文匯報社長李子誦,他決定以開天窗「痛心疾首!」四個大字作為文匯報在5月21日的社論,以表達不滿中共當局宣布戒嚴

  • @hippodino4965
    @hippodino4965 23 дні тому

    袁志偉, 正

  • @WilliamLoveHK
    @WilliamLoveHK 23 дні тому

    你會將你的ex 或別人的過錯成日輪迴loop嗎? 有時應該放下、無論是憂愁、忿恨、哀傷,不要被這些事纏繞、否則你只會走入死胡同,終日鬱鬱不樂! 凡作惡者、必有天理!

    • @evang4934
      @evang4934 23 дні тому

      人都死了,天理姍姍來遲,給這些窮凶極惡的人大富大貴的機會,又有什麽用

    • @evang4934
      @evang4934 23 дні тому

      天理有用的話就不用法治了

  • @Phone-ku6gs
    @Phone-ku6gs 23 дні тому

    Thanks so much for uploading! What a great episode. Very heartwarming. :)

  • @mabelchiu2205
    @mabelchiu2205 23 дні тому

    錄音很差

  • @alex-xw2ez
    @alex-xw2ez 24 дні тому

    败了,说什么都可以!

  • @bubbles_casper
    @bubbles_casper 24 дні тому

    Model係咪Carol Gordon?

  • @wongdaisy8787
    @wongdaisy8787 24 дні тому

    佢好有 智 慧 而且好好記性 😊

  • @Xi_da_butcher
    @Xi_da_butcher 24 дні тому

    Only god can judge us

  • @TheChinaj555
    @TheChinaj555 24 дні тому

    佢初戀係咪四哥

  • @Pawvudorpalacer
    @Pawvudorpalacer 25 днів тому

    去年美国警察暴力执法打死了1353人,非洲裔被打死概率是白人的2.9倍。所以黑人佛洛依德被警察压死依然不会改变美国警察暴徒的本性,难以想象这个国家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 @RejaulKarimminu
    @RejaulKarimminu 25 днів тому

    在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致死四周年之际,用一组数据看漂亮国的警察暴力执法:2023年共打死1353人;截止今年5月3日已打死449人,其中仅9天没打死人;非洲裔被打死概率是白人的2.9倍。

  • @KylaBlatnick-ku6co
    @KylaBlatnick-ku6co 25 днів тому

    在美国,身为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种族歧视是个大问题,警察过度使用武力对非裔美国人的伤害过于严重,走上街头的人们大声呼吁警察改革,废除现有的制度。

  • @KasoieeSasgwgd
    @KasoieeSasgwgd 25 днів тому

    四年了,还有人记得那个喊了27次“我无法呼吸”最后死亡的黑人弗洛伊德吗?他死了,可那些可恶凶狠的美国黑警还在!我们不要忘了那些邪恶的人!

  • @DamondsSimonds
    @DamondsSimonds 25 днів тому

    “我无法呼吸”这一声呼救我们不要忘记,因为美国的黑警还在,“黑命贵”幕后的黑手仍未收到该有的惩罚

  • @manfungau1948
    @manfungau1948 25 днів тому

    最後也想說一句,鄧小樺你作為一個文化人,當年藝發局選舉時,我也和你有一面之緣,當年一位對我銜怨甚深的女士,在選舉會場誣衊我有貪污的嫌疑,當然這是粵劇界互相傾軋的情況,你是完全不知情的,但今天對比當時粵劇界的兩位參選者,即我區文鳳和阮兆輝先生,誰人對金錢方面品德高尚,也不必比較。我說這一點的原因是,你擔任文化廣場的主持,誠然你需要謀生,但另一方面,你在這節目中,也變成一個文化掮客,因此,我希望你以後擔任同類職務,稍為盡責,多做點功夫,不要把一個文化節目,弄成一個胡亂雜談。

  • @manfungau1948
    @manfungau1948 25 днів тому

    唐滌生在九天玄女開始,已漸和白雪仙有分歧,他亦兩度被阻止改編王驥德的[題紅記],事實上並不只是故事薄弱不堪改編,而是白雪仙更相信音樂師傅朱毅剛,認為朱的建議更好,創作主導權由編劇轉為演員,即由唐滌生轉為白雪仙,這是唐滌生後期創作轉衰的主要原因,而編劇創作的愉悅感亦轉變為負擔,所以唐滌生生前曾向鄭孟霞表示,寫完再世紅梅記便封筆,也即是不再為白雪仙編劇。因為唐滌生創作再世紅梅記,正如葉紹德所說,要白蘭地加咖啡提神寫劇本,再世紅梅記一共寫了七個月,和他快槍手的過往相差很大。某程度來說,唐滌生中年謝世,白雪仙實負有一定責任。唐滌生身故,白雪仙亦未對遺孀鄭孟霞提供具體幫助,這也是鄭孟霞對白雪仙不滿的主因之一,鄭也因此賣去唐滌生所有劇本版權,但其實當時幾套名劇,版權是存在爭議,這也是購買版權者一真不敢向雛鳳鳴收取版稅的原因。鄭孟霞當時除了照顧自己所出的兒女,唐滌生前妻所生的一雙兒女,也只是十七,八歲的年紀,也需鄭孟霞照顧,也可見鄭孟霞當年的痛苦。

    • @tpl7741
      @tpl7741 7 днів тому

      唐滌生創作何曾轉衰?我覺得既是成年人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沒有人應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如非當事人,怎知內情?旁人多說實不該,<要為別人的死負責>這話聽來實在太沉重!

    • @tpl7741
      @tpl7741 7 днів тому

      我不明白唐滌生既是駐團編劇,為何為仙鳳鳴寫的劇不屬劇團。很多劇團做唐哥的戲,為何只針對雛鳳鳴要收版權費?今日的新人演的多是唐哥的作品,有沒有想過向版權人交費。

    • @manfungau1948
      @manfungau1948 7 днів тому

      @@tpl7741 你也應看看鄭孟霞當時的反應。鄭孟霞曾透露,唐滌生生前曾說,再世紅梅記後再不會為白雪仙編劇,顯見他對白雪仙的壓逼已到了臨界口,他竟然要用七個月時間編一個劇本,其中可是用了多少時間,按白雪仙的要求修改,那只是一個演員肆意踐踏編劇,只為了自己可以享受舞台上的剎那風光。唐滌生死後,對孤兒寡婦,白雪仙並沒有施加任何援手,鄭孟霞被逼把唐滌生所有劇本版權,出售給娛樂唱片,而她需要撫養唐滌生和前妻生的兩個兒女,也還有自己的兒女,有誰體會當時鄭孟霞的心情。我是一個研究唐滌生的研究者,我亦因為唐滌生兩次被逼修改編寫[題紅記]的計劃,嘗試把[題紅記]改編成粵劇,從中感受當時唐滌生編寫[九天玄女]和[西樓錯夢]的心情,結果發現,兩個劇本都是被壓逼下,匆匆改編完成,[九天玄女]是寫不完整,後被逼加入[九天玄女]的[天女于歸],再匆匆在前段加回[玄女觀]的片段。[西樓錯夢]竟然犯下十分可笑的錯誤,以致後來,這個劇本一直被白雪仙看不起,直到任白基金要籌款,因為少演出,才拿出來重演。我2025年6月將會把這個劇本改好,在沙田大會堂重演,以證明這個劇本,被人說到難以改好的地方,實在只是唐滌生被壓逼下才犯下的錯誤。你們這些人,一直在消費唐滌生,卻對唐滌生在創作生涯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熟視無睹,難道我指出真相反是令人太沉重嗎?我今年4至5月在沙田大會堂舉辦的唐滌生編劇藝術講座,也明確說出這些觀點,就是看不慣你們這些人消費一個前輩編劇,賺取可恥的金錢,卻又要奉承那些權貴,你們是真正的可恥!

    • @tpl7741
      @tpl7741 7 днів тому

      沒有仙鳳及雛鳳,唐哥作品怕沒機會在五六十年代展光芒,在七八十年代大紅, 更大受年青人歡迎;在今日舞台上上演的也多是唐哥作品,誰敢說與仙鳳雛鳳的精湛演出及精緻包裝無關?徐子郎先生也是天才,也是英年早逝,也令人心疼,但更深痛的是認識他的人不多,是甚麼緣故?一來因他作品少,二來是演他的戲的紅伶雖做得十分好,但影響力不夠大而已。(他編的都是好戲,如無情寶劍有情天及雷鳴金鼓戰笳聲,是一等一的好戲,歌詞旋律也可比美唐哥。)

    • @manfungau1948
      @manfungau1948 7 днів тому

      @@tpl7741 仙鳳鳴根本沒有駐團編劇,如果是駐團編劇,就稱為劇務,每次演出都有日薪酬金,如葉紹德就是這樣,當劇團要修改劇本,是不需要另外付費給葉紹德,當然撰寫一個新劇本是需要另外給錢,而即使是駐團編劇,後來也沒有賣斷版權,這是經過唐滌生的教訓,葉紹德也把他寫給雛鳳的劇本版權,賣給鳴芝聲,而他寫的柳毅傳書,很多劇團演出,現在也沒有人收取版稅。仙鳳鳴是劇本逐個購買,因為唐滌生當時已任職麗的呼聲當編審,所以帝女花是一筆過付港幣2500元,因為這樣,劇本的版權歸屬才沒辦法確定,因為當時付款是沒有說清楚是否買斷版權,否則娛樂也不會買,但為免爭端,娛樂也不敢向雛鳳收版梲,但唐滌生劇本版權,娛樂是有向後來的演出劇團收取版稅,是經過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收取,我亦曾繳納過版稅,但因為當時很多劇本,是多人創作,所以部分劇本不能收取版稅,2009年唐滌生版稅最後一年,大約超過160萬港元。

  • @manfungau1948
    @manfungau1948 25 днів тому

    因為唐滌生合作的主要對像是芳艷芬和白雪仙,所以他的劇本,有相當的女性主義影子。又說回視頻中提及的[女兒香]一劇,應該是南海十三郎的姐姐所寫,由南海十三郎署名編劇,除了寫法有差別之外,[女兒香]也是粵劇第一個有[女性主義]的劇本,其後才有宋華蔓寫的[花染狀元紅],也是女性主義的作品。當然,女兒香的思想意義遠勝花染狀元紅。